•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翡翠湖游记
    戴泽萍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翡翠湖游记戴泽萍   仲秋之际,合肥的景色仍带着夏日的颜色,道路两旁的花草懒洋洋地,迎着温暖却不刺眼的日光,享受着岁月静好的安逸时光。恰在这个时节,我有幸在疏延祥老师的《小说二十讲》课上游览了校园和翡翠湖公园的植物景观,在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下,我对那些曾被忽视的生命有了更多的认知。  从博学北楼出来后,老师顺路带我们认识了一些校园中的生物,比如说那些在校园里常常见到却又说不出花名的紫薇,那频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却不识其真面目的喜鹊,诗经中描绘过现如今却随处可见的白茅……我在感慨与这些生命“相遇不相知”的同时,也增添了许多对老师的敬佩之感,仿佛这些生物就是老师家中的生活物品,随手一指便能说出它的名字、来源,而我对生物的认知,还仅限于动物园里的虫鱼鸟兽和餐桌上的水果蔬菜,相比之下实在惭愧不已!  对面的翡翠湖公园仅离学校几十米距离,其中潜藏的“秘密”却数不胜数,虽然这个地方我已经和不同的人相伴来过许多次,除了感慨这个公园很大风景很美,似乎从未留意过身旁的花花草草,即使突然察觉到某朵花很美,也仅限于拍个照片便走人了事,再无过多思索,但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公园中的一切事物。矗立在公园入口的一棵树是日本五叶松,老师让我们走近亲自数一数,我们凑近去看却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以什么单位去数这一簇一簇的松针。紧接着我们来到另一棵树旁,老师问我们是什么树,我小声的说是洋槐,因为小时候我们家附近也有开的花和它的花朵很像的树,家里人都说是洋槐,每年初春我们都会很期待,因为这个时候洋槐树会露出许多簇花骨朵,这个时期的洋槐花最为鲜嫩,散发出一股沁人的清香,我们一般会用镰刀捆在竹竿上去“够”它,清洗之后和面煎成饼,吃起来又香又甜,但自从我离家上高中,鲜嫩的洋槐花期总和我的假期交错开来,如今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吃到了。老师纠正我说它是国槐,形容人风度潇洒的成语———玉树临风,其实就是源于国槐。走到不远处又是一棵开花的树,老师问同学们这是什么花,同学答樱花,老师又问为什么认出它是樱花呢?老师解答说是因为它的叶片很独特,叶片的茎部有两处突出的点状物,我揪下一片叶子细看,还真是老师说的那样。  再往前走,老师讲解那一盆盆裁剪精致的盆栽是观音柳对罗汉松中的罗汉松。我们在观赏金鸡菊的时候,一只蝴蝶徘徊在花丛中,我们都觉得这只蓝黑色的蝴蝶很美,老师说它是青凤蝶,路边还有几支美丽的月见草,之所以叫它月见草似乎是因为只有到晚上它才会开花,开花仿佛只有月亮才能见到。随后我们走到了翡翠湖木桥上,桥下是蜂拥成群的水花生,它的名字是由于它的叶子很像花生且生长在水里,远处那一大簇高艳丽的花是水生鸢尾,本来我还觉得它们像郁金香,看来是我对植物的了解太少。顺着木桥走,来到生长了许多芦苇的水边,老师说芦苇其实就是诗经里“蒹葭苍苍”的蒹葭。上岸之后,岸边有许多盒子草,而之所以称它们为盒子草是因为它们果实长得像盒子,这是文人思维的形象特征,与此类似的还有马蹄金长得像马蹄、苍蝇树的果实长得像苍蝇、野大豆长得像豆子等等。  关于扛板归这一植物的命名,老师还专门给我们讲了一个典故,相传一个樵夫上山砍柴,突然被毒蛇咬了一口,樵夫当场就晕了过去,家里人以为他死了悲痛欲绝,只好准备用木板抬着他将他埋了,但由于这樵夫吃了一种草,他竟奇迹般活过来了,于是他就扛着木板回家去了。后来,这种草便被称作扛板归,它有治蛇毒的功效。  再继续往前走,我的体力几乎快要消耗尽了,但老师仍精力充沛地给我们介绍着:榆叶梅的名称由来是因为它的叶子像榆叶,它的花像梅花……沿着小路一直往前走,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紫叶李、木患子、杨梅、水杉、池杉、落羽杉、三裂叶薯、大花六道木、一年蓬、河柳、八角金盘、洒金桃叶珊瑚、千金藤、柳杉、鸡屎藤、马交儿、苎麻、绣球花、花叶蔓长春、百日菊、金银花等等我或不知其名或不识其身的植物,虽然知晓对生物的了解少之又少,但此时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住地想要停下来歇息,老师也感知到时间的紧迫,对生物的介绍内容减少,加快了返回学校的步伐。在途经湖北海棠时,老师还跟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事情,由于之前的一次课也带领同学进行户外观赏,在和同学们讲了一段关于张爱玲“人生有三大遗憾:鲥鱼有刺,海棠无香,《红楼梦》未完”的名言后,有同学甚至把自己的微信名也改成了“海棠无香”,因此老师开玩笑似地建议我们也把微信名换成海棠无香,引得同学们喜眉笑眼。  之后的路程多半在匆匆赶路,直到过了翡翠湖的桥头,回到摆设着罗汉松的盆栽附近,这天的翡翠湖之行才算告一段落。大家各自相伴归去,我也径直向校园走去,身体虽疲乏不已,内心却感慨良多,感慨自己虽然读了十几年的书,却也只是读了十几年的书,尽管出生农村也生活在农村,却也只能分得清韭菜和麦苗。作为一名文学院的学生,掌握基础的文学知识必不可少,但文学素养也同样举足轻重,从事文学活动最重要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只有这样才能抓住美的实质,艺术理论固然重要,但文学作品若仅精于艺术手法的雕琢,结果只能是头重脚轻,并且,从文字中收获美的感受仍有些浅显,不如从实践中探索从而感悟其中的深刻,正如那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我的母亲卓小霞 朱世宇

    我的母亲卓小霞 朱世宇   我的母亲出生在安庆太湖的一个小村庄,母亲还有一个哥哥。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母亲在家中的地位并不高。她们兄妹每次闹别扭,哥哥也就是我舅舅总是沾光。虽然如此,一家人还是过得挺和谐的。  母亲小时家里日子算是很贫穷了,但是一家人过得很团结,过得非常愉快。母亲小时候读小学,用的练习本是用一张大纸裁成小块,再用针线连接成本子。每个学期都会被老师催着交学费。但是这样依旧影响不了母亲对学习的热爱。每次放学回家,母亲还要去割猪草,学堂作业都要留到晚上才有时间完成。每到晚上都是母亲最喜欢的时光,一家人围坐在煤油灯前。但是由于家里的经济困难,再加上重男轻女的思想,家里必须要有一个孩子退学,自然而然就是我母亲了。退学之后,母亲对学习的渴望丝毫没有减弱,母亲的舅舅是一所小学的教师。闲暇时期和重大节日,母亲就会钻进舅舅的书房,母亲的舅舅也总会送母亲一些报纸书籍。母亲儿时为了挣钱,抓过蛇,插过田,卖过冰棍。  到了母亲16岁的时候就要外出打工,从安徽去远远的福建。在福建的前几年,母亲过得并不是很好,常常因为想家而哭泣。后来母亲爱上了小说,每晚都在读小说中不知不觉地睡着。等到母亲19岁时,她遇见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就是我爸爸。爸爸是在母亲的店里认识的,在外地遇见老乡的母亲,与父亲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母亲是一个很单纯的人,她相信她的朋友。有一次,母亲收到一个在深圳打工的朋友邀请,去她那里工作,工资比她原来的工作高很多,母亲也就去了。父亲担心母亲一个女孩不安全,于是跟母亲一起去了。到达那里之后,父亲发现这是一窝传销团伙。机智的父亲借着外出打电话为由,带母亲逃离了这个地方,母亲也及时在逃出之后报案。在这件事后,母亲和父亲确立了关系。  在打工的几年,母亲工作十分认真,在保证自己的正常生活后,母亲把剩下的钱都汇给了外公。每次逢年过节,母亲都会带许多礼物回家。母亲当时最喜欢舅舅的女儿,每次都带了许多东西给她,甚至还有一些金银首饰。父母结婚较晚,婚后的母亲并没有闲下来。嫁到山区的母亲学会各种家务,我奶奶也是对母亲赞不绝口。我父母回家后并没有再外出打工,父亲选择了以捕鱼为业,母亲在家里耕种。每次父亲晚上回家总会看到母亲在房里坐着等他。  过了不久母亲就怀上了我,怀孕期间,奶奶也没让母亲做什么,也为母亲做了好多好东西补身子,母亲都把这些省下来给家里加餐。怀着孕的母亲并没有闲着,而是尽可能地做家务。以至于现在手上长期龟裂。  母亲在村里有许多知心朋友,每次哪家有困难,母亲都会毫不犹豫地帮助,在每次双抢的季节,母亲忙完自己家的农事之后,都会无偿地去帮助那些没完工的家庭。每逢各家的红白喜事,母亲都会去帮忙。我们村有位无儿无女的老人去世后,母亲每逢祭祖,都会去老人坟上上炷香。  过了一年父母决定建楼房,也是我们村里的第一座楼房。建房时母亲算好了每一笔支出,把费用降低到了最小。修建时,母亲也是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帮忙修建,什么活母亲都抢着干。为了减少工人费用,母亲是把自己算成一个工人,母亲所做的比普通工人都多。  生活慢慢稳定下来,我也上学了。当时一年级在乡村的小学里进修,母亲觉得教学质量不行,就把我安排到县小学读书,花费巨大,我也是我们那里第一个在县城读书的孩子。母亲特别重视学习,小学的我十分不听话。每当我不读书时,母亲就会拿晾衣架抽我,每次抽完都一个人悄悄哭。她特别希望我会读好书,不像她因为经济困难而退学。母亲也非常疼我,尽量给我最好的,就算自己啃馍馍也会让我有肉吃,在她的同学聚会和朋友一起玩的时候,都会带一些好东西给我。我也慢慢长大,迎来了高考。母亲对我的学习越发抓紧,有时月考考差,她都会急得睡不着。终于高考结束,她的心也放下来了。  我的母亲———卓小霞,是一位不怎么显眼的农村妇女,但她是一个重视学习,热爱学习,能吃苦爱孩子的好妈妈,孝敬长辈的好女儿,与丈夫相敬如宾的好妻子。

  • 秋日落雨杉黄小明/摄

    秋日落雨杉黄小明/摄

  • 玉 兰 刘 念

    玉 兰 刘 念   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明)睦石《玉兰》“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带不走的是岁月的芬芳,留不住的是青春的容颜。明代诗人睦石的这一句诗,与祖母的名讳并无关联,但她的生平,却像是一树玉兰花,花开花落。  祖母姓汪,名玉兰,出生于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名字里虽是有几分诗情画意,但与那个年代的大家闺秀,并无多大联系。当初的户口本上,她的文化程度属于文盲或半文盲。她生于一九二六年,近代中国,一个最动荡的年代。但因身处于落后习俗坚若磐石的农村,她也就对这一切漠不关心了。  她待字闺中前,需要操持家务,下地干活,“手如柔荑,肤若凝脂”从来只存在于幻想中。她未来的夫家,寻的不是娇小姐,而是一个能挑起重担的妻子,这也就决定了她每日在田间奔波劳作,夜里做着绣活。值得庆幸的是,她有一双能够自由生长的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她没有缠足,像肆意开放的玉兰花。  后来她嫁人了,她的丈夫是同村的一个小伙子。他是个手艺人,以做豆腐干谋生。他们婚后的日子虽然清苦,但也充足,是那个年代的美好,像盎然绿意中开放出大片的白色花朵,馥郁芬芳。  二十岁不足,她已为人妻,不久之后,初为人母。这在当时是极为正常,甚至普遍的事情,并没有谁会记挂在心上,包括她自己。出月子后,她白日里下田干活的次数少了,因为需要照看孩子,但她开始不分昼夜地做着绣活。绣出来的物件,有给孩子用的,也有拿去集市上出售补贴家用的。耄耋之年,她向我展示她年轻时的绣品时,那双浑浊的眼珠里透着清亮的光,像盛放的玉兰花。  那个年代的农村仍然保留着多子多福的思想,再加上革命的号召,人多力量大。在多种因素作用的影响下,最终形成的生育观让她和她的丈夫这一生有了七个孩子,两个女儿,五个儿子。只是幺女在追求爱情的路上不幸早逝,长子婚姻不幸导致早逝,这是她心里最难过的事情。丈夫走在她前面,更加深了这份悲痛。也许时间抹平了这道伤痕,但提及时,她的眼底悲痛始终不曾消失过,就像早春时开放的玉兰花,芬芳却也寂寞。  只是孩子多了,难免照看不过来,就只能像在地里种庄稼,靠天收。尽管那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年代,她的孩子里却是有不少人出人头地,离开了黄土地,在大城市定居生活。众多孩子之中,也有留在身边的,但她始终觉得不圆满,想念着远方的孩子。她盼望着逢年过节,像个孩子,只是期望远方的孩子能够回到她身边陪伴她一段短暂的时光,就像一树玉兰,渴望春天。  年纪大了之后,家里的孩子也就不让她下田种地了,然而在我很小的时候,确实拥有同祖母翻上山坡在田地里除草的记忆。尽管不再种田,她却开始侍弄花花草草。玉兰高雅,芬芳纯洁,然而她最喜欢的却是艳丽蓬勃的端午景,花大色艳。她很宝贝她的花,屋前屋后,端午时节最为靡丽。但热闹只属于这些花,从不属于她,她一直是孤独寂寞的,就像无人欣赏的玉兰花渐渐凋落它柔软的花瓣。  她算得上长寿,享年八十六,在二零一二的冬至走了,就像玉兰花带着一往无前的孤寒气和决绝的孤勇,开放然后凋零。饮酒过量,心脏骤停,这是她自己的选择。她太想念大城市里的孩子了,最后做出了这样无奈的选择。这是有预见的,她第一次饮酒过量惊动了家里人,虽然最后脱险,但大城市的孩子却没有赶回来让她很难过。只是没有人知道这一天来得这么快。最后所有的孩子回到她身边了,只是她不在了,就像春天最美好的时光来临,玉兰花却已经谢了。  没有人知道,她究竟是太想念远方的孩子,还是太想念已经不在了的长子和幺女。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她人已经走了,但我很想她。  她不在了,她的花也开始凋零了。她走后的第一个年头,端午景仍是按时令开放,只是少了份热闹。再后来,色艳花大的花越开越稀疏,渐渐的没了最初的光景。今年我回去时,只见到了零星的几朵花。  起初忧思难解,我也写过几篇文章缅怀已逝的祖母。我写道:“花还在,人不在。人不在,花还在。”只是现在看来,像是花与人俱是不在了。  纸短情长,诉不尽离殇,泪水成河,汤汤。

  • 一笑先生传王程龙

    一笑先生传王程龙   我小时候一直有一个当农民的梦想,并为之奋斗过。我会在吃饭的时候把几个饭米粒藏在手心,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撒在桌子底下,期待他们长成稻苗;我会节省大人给我的葵花子,小心翼翼把他们埋在门前的大树旁,每天都看一下有没有葵花树破土而出。我的邻居王一笑也有一个梦想,他想成为一个作家。一笑也和我一样努力。他能把语文课本上所有的精美的诗句甚至是无聊的课文抄下来并努力地背诵,他也坚持用他那稚嫩的手写大孩子才应该写的日记。  农民和作家的生活本不应该有任何的交集,可我们不仅是未来的农民和未来的作家还是邻居。家长总是觉得如果他们互相认识,那他们的孩子也应该互相认识。不可抗拒的力量使我和作家一笑先生被送进了同一个学校里的同一个班级的同一张桌子。我们从来不以王一笑称呼我的邻居,而是叫他一笑先生。因为开学第一天,老师让他上台介绍自己的时候,他说:“大家好,我叫王一笑,来自x村,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大家就叫我一笑先生好了,不然以后等我成为作家的时候你们就不容易改口了。”班里没有人笑他,那时候梦想还是梦想而不是白日梦。  他也用他的行动让老师也开始叫他一笑先生,每次的背诵检查只有他滚瓜烂熟,每次的示范作文总是出自他的手中,他总是那个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可一笑先生并不是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虽然他的语文试卷每次都能接近满分,可他的英语和数学一塌糊涂。一笑先生的努力只让他成为了别人家眼里的书呆子。  除了我这个农民,没人愿意和这个无趣书呆子一起玩。而我和一笑先生一起玩的目的竟然也是功利的,我希望一笑先生能够记得和我一起度过的时光,这样他功成名就的时候说不定会忙里偷闲地想起我这个农民。说不定他会写下我们的故事,让我也能出现的报纸的铅字里。我认为这是两利的,因为他不仅可以赚到不菲的稿费,我出名之后也不必担心我种出的粮食的销路问题。  我不得不承认,农民和作家是两种人。当我们在野地里闲逛的时候,我会到处收集野草野花的种子,藏在我那破烂不堪的口袋里,我想把他们保留下来并种在我的农田里,不让我的农作物孤独。而他要么一动不动地看着远方村落上空的几只飞鸟,要么就蹲在地上看着那不知名的野花。那时一笑先生总是给我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到现在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他。我只是觉得他是一只离群的鸿鹄,孤单而又寂寞,身边只有一只叽叽喳喳的学鸠。  我父母的意识是超前的,他们从我小时候就给我灌输大学的美好。我一开始是抵触的,一个农民上大学有什么用?直到我了解到农业大学的存在,我才开始努力学习,希望进入农学院学习,我不想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从我有了这个目标开始,我就忍不住地想象大学生的模样。我为了目睹大学生的真容,走街串巷。终于在某次我和一笑先生的野游中偶遇了考察农村现状的大学生,我竟然感到一丝无趣。大学生也不过如此,和我身边自闭的一笑先生一个样子。  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不完善的,总是希望每个孩子都像水桶一样各种能力协同发展,而忽略了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和缺点。上帝像是给一笑先生开了一个玩笑,打开了他的一扇大门却关闭了他所有的窗户。语文的完美丝毫无法弥补一笑先生其他学科的破败不堪,如果每门学科都是木桶上的拼板,当别的孩子收获了或大或小的木桶时,一笑先生不过搞到了一个可以用来舀水的长柄木勺。以成为农民为梦想的我的平庸无奇让我得到了进入镇立中学求学的机会,而一笑先生只能在村子里的中学继续做着他的作家梦。  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我上学的地方离家也越来越远。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我离我的农民梦也越来越远。缘分散得和它来得一样快,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我和一笑先生的联系越来越少,直至形同陌路。  我上次见到王一笑还是在国庆节期间回老家的时候,他开始扛起了锄头也学会拍打身上的灰尘。我笑着拒绝了他一边称呼我为大学生,一边笑着给我递来的香烟,看着他那熟练的弹烟灰的指法,我知道他的梦想已经变成梦想了。  大家还在习惯性地叫他一笑先生,他也习惯性地答应着,没有一丝违和感。虽然一笑先生还是王一笑,可王一笑再也不是一笑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