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大学:立德树人 办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

    安徽大学:立德树人 办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   潜岳苍苍,江淮汤汤,九十年披荆斩棘;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文理交融育人才。学校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学术氛围,滋养着一代代学子成长,也吸引着一批批优秀人才会聚于此。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安徽大学围绕立德树人,发扬“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创新培养机制,服务国家,回馈社会。正如校党委书记李仁群所说:“作为安徽省高校的排头兵、领头雁,安徽大学理应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为安徽省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平台建设铸造一流2017年9月,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成立,首任院长为刘文清院士。校长匡光力表示,研究院由安徽大学8个理工科学院共建,成果共享,将主要科研力量放在材料科学与信息技术的研究上,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瞄准世界前沿科学,主动服务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高端科研平台。  2017年12月,农业生态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由安徽大学牵头,依托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进行建设,是一个主要从事农业和生态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的国家级产学研平台。中心注重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近3年研发各类产品12套,建立起全省共享性农村综合资源数据仓库,汇集各类数据超过100T,建立安徽省专项数据库5个,搭建应用服务系统8套,发布全省农业农村大数据蓝皮书和调研报告2部,出版安徽省主要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预报信息简报16期,相关研究成果在相关部门开展应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学校着力在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上下大功夫,努力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和服务观念入手,构建高层次人才会聚和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制度环境,努力做到以诚意引才、以服务留才、以发展聚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学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这是安徽大学历任校领导的共识。经过多年探索,安徽大学推进“233N”本科人才分层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即全面实施“两个贯穿”(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三基并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三段培养”(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的三阶段人才培养体系)、“多种类型”(基础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应用学科专业创新型研究人才、应用型卓越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等)的培养模式改革。  依托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构建文理交融、理工互通、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富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安徽大学一直不断创新、改革,顺利实施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与素质拓展计划等,分层培养创新型人才。2011年9月,安徽大学文典学院开班,遴选新生培养拔尖人才。除了文典学院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从2011年起,安徽大学还启动卓越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培养专业领军人才。2017年建设互联网学院,实施“互联网+”人才培养战略。安徽大学学生通过创新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等开展创新实验项目,在国内外机器人足球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等比赛中都取得优异成绩。建校90年来,学校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了30余万毕业生,其中不少已成为学界领军人物、业界管理骨干、党政部门领导。  重点突破硕果累累2015年学校从海外抢救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经科学测定,竹简年代约在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50年之间,属战国早中期;内容涉及经学、史学、哲学、文学和语言文字学等领域,是继上海博物馆、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之后,先秦珍稀文献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学术价值巨大。2016年6月相关部门批准设立“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的整理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和“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诗经》的整理与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  徽学研究中心是首批建立的15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在徽州社会经济史研究、徽州文书文献研究和服务安徽文化强省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围绕科技与文化融合,安徽大学作为牵头单位成功申报了2015年度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徽文化传播智能交互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实现了在该类项目上的突破。围绕现代科技与徽文化的保护工作,成功申报了文化和旅游部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徽州牌坊的保护修复与数字化展示研究”。  安徽大学“光电信息获取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长期以来旨在满足国防军事、公安、安全领域中的重大需求,已在光电感测方向形成鲜明特色,掌握了极窄线谱光纤激光技术、激光多普勒技术、光纤干涉技术等六大核心技术体系,研发出窄线宽光纤激光器、激光微振传感系统、光纤微振传感系统等八大优势科研成果系列。和国内其他研发单位相比,安徽大学在光电技侦领域研发装备种类多,覆盖面广,具备了核心竞争力,近几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将光电感测技术进一步向深海、深地和深空领域拓展。  学校利用自行研发的巨磁电阻传感器成功开发出防护级别达到IP67的磁栅型防水数显卡尺,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实现产业化。该关键技术与传统容栅传感技术相比较,最大的优点是对使用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低,传感器工作不受水、油等介质的影响,其防水防尘级别达到IP67,在生产车间、加工机床上、冷却液直接冲淋的恶劣工作条件下也能正常工作。该项技术和产品目前全球只有4家公司拥有,而在国内是一枝独秀。  近年来学校共获批“徽文化传播智能交互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激光多普勒深海热流速测量系统研制及应用”、“海洋细菌漆酶的中试研究”、“河流旁路多级人工湿地净化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等国家863、973、科技支撑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课题和子课题37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项(包括重点项目3项),平均立项率位于省属高校前列;共获省部级科研奖励共计41项,其中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8项,国家级优秀科技成果科技进步推广类二等奖1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数和授权专利数逐年增长。  服务社会引领文化校长匡光力表示,积极引导教授、专家加强服务地方发展的科研意识是安徽大学一直贯彻的科研思路。2017年3月,经过前期大量论证和技术对接,学校“高节能电机及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与安徽安凯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合作,在安凯新能源客车研发中心签订了60kW和80kW纯电动客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及缓速器开发合同,标志着双方在电动大巴车用驱动电机关键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进入新的阶段。高节能电机及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是安徽大学获批建设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围绕电机节能和新型特种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等方向,开展新型电机逆向多目标优化、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汽车驱动电机、新型机器人关节电机等先进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  安徽大学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创新发展研究院运行一年多来,抢抓“全创改”“双一流”建设重大战略机遇,聚焦“争一流、重服务、创特色”目标,围绕服务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创新热点,扎实开展应用研究。2017年,创新发展研究院以“部门出题、智库解题”的形式,承担了年度智库研究课题8项,占全省智库年度选题总量的1/4。  安徽大学以农村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宿州为服务对象、实践平台和研究样本,开展一系列服务和研究活动,积极推动宿州市的“两区”建设。学校成立安徽大学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不断进行创新型农村制度改革实验,总结归纳地方农村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经验,在深化安徽农村综合改革和区域创新实践中,提升了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学校始终坚持以“高标定位,服务地方”的工作指导方针,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加强科研创新和知识创新,推进高新技术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整体科研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了若干有特色、有优势的重点研究领域,产出了一大批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成果。已与省内16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与5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60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国家特别是安徽省地方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双一流”建设为安徽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为安徽大学实现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插上翅膀,在继续前行的路上,安大人在新的起点上,决心创造新的精彩!(作者蔡丽丽原载于光明日报)

  • 传统文化变身大学选修“香饽饽”

    传统文化变身大学选修“香饽饽”   “久别的‘唐王漫话’和‘清帝漫谈’下学期将回归安大课堂。”近日,安徽大学团委副书记高贵和在自己的微博上更新了一条最新动态。谁也没有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数百名学生在微博点赞评论“在哪间教室?”“太难抢了!”“还记得蹭课的同学站满教室后面”……这两门传统文化选修课在安徽大会已开设多年,几乎场场爆满。  这也是该校传统文化育人实践的一个缩影。是什么让传统文化变成校园里的“香饽饽”?近年来该校不断在实践中探索高校育人环节中如何教研融合,让传统文化“流”进学生的心里,吸引众多青年学子投身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保护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传统文化进课堂成为教学常态2014级安大毕业生曹丽至今依然记得当时选修这门课时的期末考题:“如果我在清朝,我愿意嫁(娶),空白处必须选择一位帝王或者后宫妃嫔,不少于1200字。”  “听过他讲课的学生第一个给出的评价一定是既幽默又发人深省。”这个80后的大学老师用自己幽默的语言、缜密的逻辑思维,在安大开设的两门历史选修课“唐王漫话”“清帝漫谈”备受学生欢迎,私底下,他的课还被学长学姐们列入“安大选课推荐表”里,介绍给刚入学的学弟学妹。  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学生领会把握,将文化知识介绍和精神智慧挖掘结合起来,安徽大学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发展的“血脉”之中。  2011年以来,学校重点立项建设“徽州文化”和“儒学·人生·社会”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儒学简史”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国古都漫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科技史话”等32门校级精品素质教育课程。2015年以来,学校又重点立项建设“汉语修辞与中华文化”“中国传统道德”和“中华传统礼仪”等约20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打通从科研到教学的“快车道”  以安徽大学为牵头单位的徽文化协同创新体,联合国内徽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的主要单位,如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黄山市人民政府等,一方面从事徽文化的形态研究、传播与产业化研究,培养徽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另一方面承担徽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推动徽文化产业化进程。  目前,徽文化协同创新体已汇聚徽学等4个教育部研究中心和汉语言文字等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近年来获得9000余万元研究经费,形成了近60人的专门人才队伍。  早在2006年,学校就成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旨在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和特色学科研究、咨询和培训工作。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桐城派研究中心、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此一院三中心是徽文化研究的重要策源地,也为传统文化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学校党委书记李仁群说。  目前,学校依托“一院三中心”,积极探索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新路子,先后给安徽大学本科生开出了“徽学与徽文化”“中国家族文化”“中国茶文化”“徽州文化”“桐城派十二讲”等10余门课程,走出了一条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的新路子,在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融入实践让文化传承入脑入心夏日里的黄山黟县碧山小村绿荫葱郁,到了晚饭的辰光,黄昏的余光斜斜地射在马头墙与屋顶的瓦楞草上,有一种慵懒与怅然的美。这里是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左靖乡村建设实践的起始之站,也是他一直牵挂的地方。  2011年,他在此发起了“碧山计划”,希望能重新唤起农村的活力。同年,他带领着安徽大学学生开始了一个关于黟县民间手艺的寻访项目,取名为“黟县百工”。目前他们共考察了64项民间手工艺,其中有常见的渔亭糕、糯米饼、木雕、石雕、竹编等,也有“关麓米塑”“雉山风舞”等此前已逐渐被人们淡忘的民间手工艺。  黟县百工目前完成的现状资料已经梳理集结成册,出版发行,在这本厚达400多页的书中,不仅有详细的民间工艺采访资料、图片和制作工艺简介,每篇旁边还特别罗列了采访人物的姓名、联系方式以及工艺时兴的时令与现状。  左靖表示:“寻访黟县百工,不仅是寻找那些散布于民间的日常手艺,也是在寻找我们记忆中的过去。其实,不只是过去,也是现在,以及可以创造新的传统的未来。”  此项活动是学校立足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目前学校已建成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7个。学校与黄山市徽州区人民政府共建了综合性的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依托徽州区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及其他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学习、科普调查、职业体验、研学旅行、素质拓展等社会实践活动,完成并完善了55项民艺记载,寻求保护传承的路径。(本报记者方梦宇原载于中国教育报)

  • 忆安大峥嵘岁月

    忆安大峥嵘岁月   从肥西路三号,梧桐摇曳生姿,鹅池光影潋滟,红砖礼堂里落下太阳的影子,到九龙路111号,桂花发着幽香,文典阁里书声琅琅,流水冲刷着“徽”“朴”“理”,新时代有新的气象———他们是安大四十年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参与者,四十年的安大记忆,在他们眼里、心里、梦里。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文革后,国家恢复了统一考试制度,安徽大学也恢复招生。1978年,安徽大学首批连续招生两届,正是需要“招兵买马”的时候。就在那一年,现文学院退休老教授余国庆经由在安大任教的同学引荐来到安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师葛传力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来到安大任职,中文系教授孙以昭也回到安大授课。现我校外语系法语教师、安徽大学西亚北非研究所研究人员陈敏留校任教。  而他们与安徽大学的相遇也许并没有那么理想。经过十年动乱,此时的学科体系建设尚未完善,基础条件比较落后,百废待兴。“龙河校区的大阶梯教室能坐一百二十几个人,我们上课就是把黑板推上推下,用粉笔写了一黑板一黑板的字。”余国庆回忆起当时的教学生活,“那个年代上课也没有麦克风,全靠老师们扯着嗓子喊,那时候有一个老师上课声音比较大,楼上楼下都能听得到。”艰苦的住宿环境也让陈敏印象深刻,“当时我们住在龙河校区,房间没有电风扇、没有卫生间,洗澡也是打点热水在走廊的公共卫生间冲洗。”课外生活仿佛也是单调简单的。“当时交通不便,电视也尚未普及,看电影是学生们最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学生们往往要在夜晚步行半小时左右赶到光明路三孝口光明电影院。露天空地上,一块大幕布、一个小板凳就是大家的快乐源泉。”现文学院退休老教授程自信回忆道。  即使条件艰苦,也未能磨灭他们对于教学科研的热情。回忆起八十年代的中文系,余国庆满是自豪:“80年代的中文系,有着优秀的授课教师和学科领头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努力钻研的学院精神感染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这些都使得中文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质人才。”  春风助力,向阳而生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特别是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后,安徽大学进入了史上发展的最快阶段。  作为安徽大学最年轻的院系之一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据葛传力介绍,“改革开放以后,世界上发达国家在信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方面有很大优势,而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如果要反超发达国家,首要就必须有大量的人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安徽大学响应国家的号召,扩大招生规模,在1995年,自动化系建立起来。”在当时,国家的建设和学院的发展都对工科人才提出了要求,但是自安徽大学建校以来,尤以文科见长,工科稍显薄弱。葛传力描述说:“当时的理工科只有物理、电子、生科和计算机这些,而自动化系的涵盖面很广,工厂、交通等各个企事业单位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幸而,自动化系的诞生赶上了“211”工程建设,一批高水平实验室的诞生,不仅支撑起学生的教学课程,还有助于老师的科学研究。想起自动化系诞生的整个过程,葛传力感叹道:“可以说自动化系的建立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吧。”  不仅学校学科门类更加齐全,师资力量也逐渐发展雄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程自信曾羡慕数学系拥有十八名博士学位的教师。如今许多院系均有数量众多的博士毕业生,师资力量相较从前有了大幅提升。陈敏对学校“引才”和“育才”工作颇感欣慰:“以前只有英、俄、法几个语种的本科生,现在不仅语种增多了,师资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包括聘请一些外籍教师作为客座教授,开办一些学术大讲堂,都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安徽大学的建设提供了物质支持。四十年来,安徽大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陈敏对现在的教学设备赞叹不已:“安徽大学建成新区后,不仅学习的环境很优美,设施也逐步现代化,像多媒体教学、语音、同传、计算机教室等教学设施在某种程度上比国外的一些大学还要先进,教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  除了物质层面的提升,四十年来,安徽大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陈敏作为多年的外语教学带头人对此有很多深刻的感受:“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教学方法比较保守,就是一个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也没有别的教学理念。改革开放以后,教学‘走出去’的理念解放了我们的脚步,也将学校与世界联系在了一起,与以前封闭的语言环境相比,‘走出去’带来的创新与改变让师生受益良多。”  流年笑掷,未来可期四十年来,在“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指引下,一代代安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使得学校的建设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大学给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我很高兴,也很自豪。这是我为之贡献过的土地,也是我心安然之所。”这是程自信作为安徽大学教师的骄傲。  “在‘双一流’建设中,希望安徽大学更加注重学科建设、增强科研实力、培养更多人才,为安徽省的建设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这是余国庆和孙以昭对安徽大学未来寄于的厚望。  四十年风雨兼程,难忘在安大,这是每个陪伴安大走过荆棘与坎坷、迎来鲜花与荣誉的老教师对母校最深的执念。(陈欣李金晴姚家宁)